胃病种类多、成因复杂。慢性胃炎,指因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病变,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,它的的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属第一位,其发病率也会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而增长。其病因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、长期受到刺激性物质的伤害、药物的刺激、外部环境改变、生活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引起的。
认识幽门螺旋杆菌
幽门螺旋杆菌(Hp),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,生存能力极强,它可以寄生在胃粘膜,藏在胃小凹中,既能避免胃酸环境的影响,也不易随着食物排出体外。但它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毒素,破坏胃粘膜,引发慢性、浅表性胃炎等疾病,逐步发展为胃溃疡甚至胃癌!早在 1994 年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纳入到了类人类致癌物,致癌风险确认无误。
也有数据统计:67-80%的胃溃疡、95%的十二指肠溃疡都与它有关,且能增加4-6倍的胃癌风险!所以当出现胃胀、口臭、胃痛等症状时,一定不要觉得只是因为年轻时候不爱吃早餐造成的小问题!
7亿人感染Hp传播途径得切断
幽门螺旋杆菌,可以说是成年人中最广泛的慢性细菌性感染,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:我国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9%,7亿人受其感染,与传播途经密切相关.
传播途径:幽门螺杆菌可通过粪口途径,口口途径传播。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粪便中存在幽门螺杆菌,如果污染水源,健康人饮用了含幽门螺杆菌的水,可以被传染。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细菌,一起吃饭、接吻、使用不洁餐具、母婴传播、唾液传播等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旋杆菌。特别是大人将食物嚼碎了喂小孩,容易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小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