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人都有过这种感受:明明没有恶心、干呕这些症状,胃里的“酸味”却一直上涌。这种情况我们通常称之为反酸,为什么会出现反酸这种情况,是胃不好了吗?
一、反酸,可能是这些疾病闹的
反酸主要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出现问题,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到口腔所导致的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吐酸水”。反酸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胃食管反流病,主要症状是吞咽疼痛、困难、心口灼热且胸骨后疼痛。此外,贲门失弛缓症、食管癌、食管裂孔疝等器质性疾病,以及消化系统疾病都有可能导致反酸。出现反酸的症状,最好及时就医,查明原因,针对性进行治疗。
二、5种习惯缓解反酸
除了治疗导致反酸的疾病,改变饮食习惯也能缓解反酸的症状。
1、别吃完饭就躺下:睡前2~3小时不宜再吃东西,白天吃完饭后也不宜马上躺下。
2、避免高脂饮食:少吃巧克力、咖啡及含咖啡因的食品、碳酸饮料和薄荷等,它们会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,从而引起反流。
3、增加蛋白质摄入:多喝牛奶、豆浆等。牛奶营养丰富且易消化,蛋白质还可以中和胃酸,是胃病患者的理想食物。
4、适量吃点苏打饼干:苏打饼干对减少胃液分泌和中和胃酸也有一定的好处,可以适量食用。最重要的是切勿暴饮暴食,吃饭要细嚼慢咽。
5、少吃腌制食物:少吃腌、烧、烤、熏、炸制、生冷食物,日常饮食应以清淡、蒸煮制食物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