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中对于胃部的保养建议
早在《内经》中就有“治未病”的预防思想。按照中医理论,胃病的防患于未然要调养身体,培养正气,提高抗病能力;同时规律生活,防止病邪毒气的侵害。经常锻炼、保持良好的心态,日常生活中对于胃部的保养建议有:
1、定时定量进食。胃酸分泌有一定规律性,一日三餐时会出现分泌高峰。常食零食会使胃工作紊乱,破坏了胃酸分泌的正常节律,久之可导致胃病。因此,日常饮食应一日三餐,不可过多进食零食。每餐的进食量应适度,过饥或过饱、饥饱不均的饮食会使胃正常运转失常而致消化不良。因此,应养成定时、定餐饮食的良好卫生习惯。
2、提倡戒烟和适量饮酒。如果已有消化系统疾病,应立即戒掉烟酒。吸烟可使胃部血管收缩,减少胃部血液供应,同时抑制胃黏液的分泌,加重胃黏膜损害;适量饮用低度酒,能增加胃部血管的血流量,但过量饮酒能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,引起胃黏膜充血、水肿、糜烂甚至出血。因此,可适量饮用米酒、啤酒、葡萄酒等低度酒。
3、注意饮食卫生,把住病从口入关。做到便后、饭前洗手。生吃瓜果要冲洗干净。避免食物污染上致病细菌。不食变质、霉变食物。
4、不乱服损伤胃肠的药物。某些治疗感冒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如阿司匹林、消炎痛、保泰松、扑热息痛、强的松等,破坏胃黏膜屏障或刺激胃酸、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,均能导致胃病。因此,应尽量不用或少用损害胃黏膜的刺激性药物。若病情需要长期服用,应饭后服用以减轻其对胃部的刺激作用。